先站穩腳步,再從已被驗證的餐飲市場跨足創新應用

過去十年間,全球餐飲業正逐漸擁抱科技的變革與創新。從餐廳線上訂位、訂餐、點餐、現場候位、外送平台、POS 服務、電子集點、行動問卷、會員管理等,台灣也逐漸發展出適應在地經營及消費習慣的餐飲應用科技。

聚焦台灣與海外餐飲科技產業的應用趨勢,Foodland Ventures 第二場活動「餐飲應用科技血淚談 Restaurant Tech & SaaS Survivors」,邀請餐飲 POS 系統 iCHEF 共同創辦人暨成長長程開佑、餐廳線上訂位平台 EZTABLE 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翰林、頂級餐飲管家外送平台 Cutaway 卡個位創辦人暨執行長王耀誠、線上訂餐系統 Nidin 你訂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伯宇,無私分享多年來投入餐飲應用科技的實戰經驗,從產品雛型的過程、資金籌備、投資碰壁、產品市場驗證、到團隊管理等,揭開創業中的挫敗與成功經驗。

針對 SaaS,王耀誠認為整體消費市場就那麼大,對餐廳端來說,餐廳端被迫需要做商業模式的調整,是某種程度上的「擁抱科技」,也因此對餐飲科技應用服務來說,反而有機會做規模的增長。同時補充見解,規勸有興趣加入餐飲應用科技的團隊最好先避開已有龍頭品牌競爭對手入駐的市場。以外送服務為例,假設和目前台灣外送大牌 Uber Eats 及 Foodpanda 採取一樣的營運模式,近年廣告費越來越貴,轉換新客戶的成本相對漸高,在沒有先進者優勢的情況下,以六百萬來計算,如要抓一萬個使用者,年報酬率會落在 3-5 % 之間,概論而言資本更為密集的金融業會比較適合做這樣的事情。由於消費者已養成慣性習慣,取得成本只會更高,這不是新創該做的事情。

A23A9107-scaled.jpg

頂級餐飲管家外送平台 Cutaway 卡個位創辦人暨執行長

王耀誠

陳伯宇也同意這個看法,認為先做需求已被驗證的市場,才能避免花費太多時間在產品調整。現階段要件是先把現有客人服務好,二來是把客戶群做大,才能有更多的空間做創新與應用。若遇到對餐飲經營模式資訊化比較保守的店家,有一個方法是攻其品牌的加盟主或其客戶,由他們反應成效給總公司,打造簽約合作的機會,是一種地方包圍中央的概念;或是利用市場上已跨足的領導品牌證明實際效益,想辦法用數據去說服客人,獲得轉變想法的機會。

A23A9009-scaled.jpg

線上訂餐系統 Nidin 你訂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伯宇

換個角度探討,陳翰林表示某種程度上餐飲業其實就是一個解決庫存的生意,而相關 SaaS 就是要幫餐廳消庫存。借鏡航空業及旅館業自成一個生態,在這生態圈中可以即時反應供需及相對價格,如何在訂單高峰時讓客單價提高,又或者在低峰時推出優惠,媒合供需,減少任何的機會成本負擔,目標推動未來餐飲邁入動態訂價化。

A23A9253-scaled.jpg

餐廳線上訂位平台 EZTABLE 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翰林

程開佑則是以營業額約 100 萬的餐廳為例,業主願意花費在 POS 上的支出約為 5-7 萬,期間也顯少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去提升系統操作。大家普遍會覺得自己都懂了、現有的營運模式也堪用,因此想要切入既有的運作創造需求,需要靠設計,用設計去說服顧客。示範一個更理想的操作,「看到之後就回不去了」,程開佑笑著說道。

A23A9175-scaled.jpg

餐飲 POS 系統 iCHEF 共同創辦人暨成長長

程開佑

尋求資金注挹方面,程開佑認為策略型投資人就像是「娶老闆的女兒」,或許可以少做二十年工,不過前提是要很清楚雙方在交換的東西、目標是什麼,不然會把自己搞得很辛苦;至於財務型投資人或許會很現實,有控制拿捏的問題。沒有簡單的選擇,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路線。陳翰林提出一個實際面,其實自己的成績數字要先做起來,之後不論是策略型投資人還是財務型投資人,才能掌握挑選媒合的機會。「生意成功要靠自己,投資人是要你有成長、有願景才願意把資金拿出來」;又或許先找同居人,Foodland Ventures 說不定就是這樣的角色,初期了解互助,感受契合度,不需要像嫁娶般卡死死的。

此場論壇針對餐飲科技應用開發,從一開始的 B2B / B2C 需求整合、新創資金取捨、商業模式到未來展望,透過實例及經驗切入分析。不單單僅是紙上談兵,進而推化新知協助轉向實戰運用。隨著餐飲科技產業未來發展行情持續走高, 不少國際餐飲品牌為支持本地新創團隊不遺餘力,Nespresso 指出:「鼓勵台灣餐飲科技新創團隊勇於完成自我實現,雖然創業路程困難重重,但很開心看見扶田餐飲科技加速器作為領頭羊的角色,帶領產業往下一個里程碑邁進」。

長期致力於經營台灣餐飲產業社群的「Foodland Ventures 扶田資本──餐飲科技創業加速器」,目標為台灣餐飲科技新創的成長引擎,串連產業資源,媒合國際創投資金,成為與國外創業加速器對接的平台,同時也向公部門爭取友善的創業法規及資源,積極投資『運用科技解決餐飲產業所面臨問題』的台灣新創團隊。

via NOM Magazine

Previous
Previous

餐飲自動化與機器人 | 志不在全面取代人力,而是提升價值效率的另一個選擇

Next
Next

餐飲業者如何妥善運用雲端廚房?強健營收與品牌規模的心法分享